2025年3月1日,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瀚一行来我院开展交流。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兼财务委员会主任吴晖,行政委员会主任兼纪律委员会主任胡成,行政委员会委员罗斌、高成波,党支部纪检委员、业务委员会委员崔青青,高级合伙人郑怡玲参加会议。学院院长刘介明、副院长吴露、法学系主任胡神松、法学系谢薇教授、专硕中心主任孟奇勋、法学系副主任薛志华参与座谈交流。本次交流聚焦新时代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交流对话达成了多项合作成果。
刘介明院长代表学院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院“依工强文、文理渗透、突出特色、综合创新”的办学思路,紧密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和“三大行业”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法学系主任胡神松教授介绍法学系发展概况,以“应用法学、行业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为基本着力点和发展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一流法律人才。专硕中心主任孟奇勋介绍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成效和特色,学院形成了知识产权“44311”的发展格局,建立了“本—硕—博”全梯次人才培养体系,凝练出知识产权四个特色研究方向,培养“三型一化”(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
为培养更多优秀法治人才,推进法学教育与实践领域的深度融合,双方签署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了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和方式。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瀚和学院院长刘介明共同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实习机会和优质的实践育人环境。
在合作交流环节,王瀚主任认为学院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特色优势,与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愿景和文化理念高度契合,期望双方挖掘更多的合作可能,打造法学教育与产业赋能的创新共同体。刘介明院长表示,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有必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能力为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能力画像”倒逼课程设计创新,期望双方开展更多常态化交流,加强校所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互动协作,共同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通讯员:任慧敏
编 辑:孟奇勋
审 核:耿英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