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诗雨,中共预备党员,社会工作专业22级本科生,现任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平均学分绩点4.164,综合测评专业排名第一,曾赴澳门交流学习社会工作。参与多项社会工作课题、项目及调查,其中参与的“星心相印”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多次获院校报道。团队曾被《湖北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带领“心心语”志愿服务队获第十九届理工青年十大精英团队。
图1 “心心语”团队合影
学业精进:专业学习的奋进者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万诗雨始终坚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敬畏,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她全神贯注,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课后,她主动钻研,遇到难题从不退缩,积极与同学探讨、向老师请教。凭借这股韧劲,她的必修课绩点位列专业第一,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她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大二上学期,她前往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进行实习,通过在“长者关怀服务网络”和“平安通”等机构为期一周的实习,她不仅关注到了澳门独具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更汲取了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知识的海洋中,她以勤奋为舟,以坚持为桨,向着理想的彼岸破浪前行。
图2 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实习合影
科研竞赛:专业技能的探索者
“实践出真知,探索无止境。”万诗雨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参与2项老师的国家级课题,在实践中促进专业知识的丰富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她深入社区,前往武汉捞子湖社区开展“农村居家养老素养”社会调查,参与“湖北省盲人按摩保健机构”调研,了解社会需求与问题。
图3 参与社会调查时和老人一起聊天
她秉持科学的态度,积极查阅论文资料,参与“老年人人力资源开发”问卷的设计。作为负责人参与的国创项目《希望理论下孤独症儿童照顾者负荷的干预研究》获得省级立项,在项目中,她带领2名团队成员与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制作出“孤独症儿童照顾者希望感水平”问卷,并完成114份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数据分析,完成论文《孤独症儿童家长希望感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参与指导老师的专著《心智障碍青少年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第五章撰写。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她通过比赛加深了对SPSS、AMOS、STATA等数据分析工具的学习与使用,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她深入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如赋能增权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并将其充分运用到项目设计与实践中。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她参与的“星心相印——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康共育服务项目”荣获金奖。在“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中,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团队成功晋级决赛,展现了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子的风采。她用智慧的钥匙,开启了专业探索的大门,用汗水浇灌着梦想的花朵。
图4 “第七届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项目展示活动
图5 “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团队合影
志愿服务:公益路上的践行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万诗雨的公益之路从大学伊始便从未停歇。她曾组织旧衣回收活动,为偏远地区的儿童送去关爱;参与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陪老人聊天、做游戏,用陪伴与关怀为老人们带去冬日的暖阳;组织“星宝篮球课”、“星宝游园会”、“久久爱心义卖”等系列孤独症主题活动,温暖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她用爱心编织着温暖的网,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希望和力量,让爱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图6 和机构沟通项目合作
图7 大龄孤独症青年手工制作产品义卖活动
图8 2024年最后一期“星宝篮球课”结束时的合影
2024年,她担任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积极拓展和深化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团队内部管理,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化、专业化发展。她注重团队内部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交流与分享,参与“2024年湖北省志愿助残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和“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交流项目经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她的团队事迹多次被《中国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展现了武汉理工大学学子的公益担当。
图9 参加“湖北省志愿助残公益项目创投大赛”
图10 参加“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展示交流”
图11 和“向阳而生”帮扶中心理事长交流项目
荣誉与传承:榜样力量的传递者
“有志者事竟成”,万诗雨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认可,她荣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她善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也多次与学弟学妹分享,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同学投身社会工作领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用爱心和责任诠释着社会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在青春的画卷上绘出了绚丽的色彩。
图12 获“校三好学生标兵”
图13 获“国家奖学金”
图14 在年级周会上向学弟学妹分享经验
于万诗雨而言,最伟大的成就皆源于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对最平凡真理的坚守,每一次努力都化作了成长的勋章。未来,我们相信,她将继续在社会工作专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她的专业知识与爱心,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温暖,同时也将激励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充满意义的事业中来,共同书写社会工作专业的辉煌篇章。
通讯员:万诗雨
编辑:余艳萍
审核: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