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青年学生网络素养与安全防护能力,2025年5月15日下午14时,法学类2406班在博学主楼404开展“共建网络文明,守护清朗空间”主题班会活动,共同学习网络文明知识,探讨文明上网之道。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的多元形式,全方位提升同学们的网络文明素养。
班会伊始,陈美含同学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以生动的案例解读法律条文,强调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依法上网是每位网民的责任与义务,纷纷表示要坚决抵制登录非法网站、传播非法信息、发表非法言论等行为,自觉做法治网络的维护者、清朗秩序的守护者。
(图1-陈美含同学主持班会)
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大家围绕“遭遇网络不当言论如何应对”以及“如何识别网络陷阱”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更有同学主动上台进行情景模拟,生动演绎了如何有理有据地抵制网络欺凌、巧妙辨识网络诈骗信息,将抽象原则化为具体行动指南。
在网络安全知识学习环节,班会通过视频演示、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同学们传授必备的网络防护技能。针对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常见风险,陈美含详细讲解了防范要点,如不随意打开不明网站链接、谨慎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身份信息等,有效增强了同学们分析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进一步树立起牢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在网络文明建设研讨环节,同学们围绕“新时代青年网络行为规范”展开了深入讨论。通过分析“网络暴力典型案例”“网络谣言传播路径”“网络低俗内容危害”等议题,大家达成共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做到“三要三不”——要传播正能量、要理性发声、要文明互动;不造谣传谣、不参与网暴、不沉迷低俗。讨论中,蔡雨洁同学从法学专业角度,分析了网络谣言传播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图2-蔡雨洁同学上台分享相关知识)
随后,围绕网络文明案例的剖析,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从虚假信息传播到网络暴力事件,一个个真实案例引发了大家的深刻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在网络世界中应坚守诚信底线,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跟风炒作,不参与低俗不良网络活动。同时,要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以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此次“网络文明素养”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让法学类2406班的同学们对网络文明与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们在今后的网络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传播正能量指明了方向。此次主题班会成效显著,同学们的网络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通过系统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的网络防护技能;通过案例研讨,增强了依法上网、文明用网的自觉性。班级计划后续开展“网络文明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持续深化教育效果,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青春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班会所学运用到日常网络使用中,并在各自生活中积极传播网络文明理念,与身边人共同维护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通讯员:陈美含
摄影:张维
编辑:陈霁箐
审核:林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