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下午,“希望在前方”小组于敏行工作室举办最后一次主题活动,为系列就业赋能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本次活动以“人生角色卡:解锁你的未来副本”为主题,特别邀请社会工作专业优秀学姐羊涵同学分享就业经验,结合价值观探索、兴趣匹配及生涯规划等沉浸式环节,为小组成员提供从认知到行动的全方位职业发展支持。
现任待君人才服务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投资官的羊涵同学,虽远在海南,却依然通过腾讯会议与同学们“云端”相聚。羊涵同学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她的工作与求学历程。她结合多年企业咨询和数智员工相关工作经验,为成员深入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从企业员工关怀服务入手,她点明了社工在沟通共情、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图一 羊涵学姐进行经验分享)
当有同学问及“如何确定未来工作的方向”时,羊涵同学结合自身职业履历,分享道:首先要锚定自身兴趣,因为兴趣是职业长跑的动力源;其次要密切关注时代趋势,像银发经济、青少年心理健康这类社会刚需领域,正是社工职业发展的“风口”。将兴趣与趋势相结合,方能找准职业方向,使职业之路行稳致远。
(图二 经验分享问答环节)
在“价值观拍卖会”环节,主持人引导成员对“诚信”“自由”“成就”“财富”“健康”等价值观卡片进行竞拍。拍卖后的复盘讨论中,小组通过统计剩余金币与未拍得价值,梳理出个人核心价值排序,为职业选择奠定认知基础。
(图三 价值观拍卖会)
在“兴趣职业连连看”环节,成员们借助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探索方向。社工专业的王同学分享道:“我是社会型人格,在养老服务中心实习时,陪独居老人做手工让我特别有成就感,现在想往老年社工方向发展,用专业设计适老化活动。”
(图四兴趣职业连连看)
最具实操性的“生涯规划路线图”环节,成员按“愿景-阶段目标-路径-资源-月度计划”五步法绘制蓝图。活动尾声,成员们依据路线图拟定了“行动计划初稿”,内容细致到“每周学习3次社工实务课程”和“本月完成2份实习简历”等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主持人特别强调了“动态调整”的理念:“规划并非一成不变,关键在于实践中不断校正方向。”
(图五 生涯规划路线图)
据悉,“希望在前方”小组自启动以来,通过“职途启航”计划首期活动的情绪管理训练、第二次活动的社交能力提升,到本次收官活动的职业路径规划,形成“认知-技能-行动”的完整赋能链条。社工专业大二学生张同学感慨:“从第一次活动写满焦虑的‘压力漂流瓶’,到现在清晰的职业规划,这个小组就像我的就业指南针。”此次收官活动不仅为系列赋能画上句点,更标志着成员们从“焦虑迷茫”向“自主规划”的重要转变,为未来职业启航注入坚实动力。
通讯员:周文佳
编辑:胡仕勇
审核: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