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15

    一、坚持党建引领,促进深度融合持续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12345”院系党建与思政工作体系为抓手,着力构建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格局。通过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施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模式,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加强阵地管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教学科研环境,持续升级管理效能

为营造高效、有序的教学科研氛围,学院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优化制度流程。通过健全考核激励与奖惩机制,强化“院长驾驶舱”智能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同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与公房的高效利用。学院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保障学习与工作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三、夯实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在本科教育教学领域,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优化调整与内涵建设。持续推进法学一流专业验收与知识产权新专业落地工作;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优化新生分流与转专业流程;推进暑期学堂多元化建设,探索微专业建设;加强理工智课平台建设,提升混合式课程质量;全面覆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维,组织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规范使用专业建设经费与国创经费,优化教学过程管控。

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提高培养质量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博士学位点与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完成法学等学硕学位点与专硕学位点的迎评促建工作;优化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流程;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五、推动有组织科研,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

在科研领域,学院推动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产出与影响力。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提高国家级项目申报获批率;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加强省、校两级科研基地建设;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组织丰富多样的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

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持续壮大教师队伍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强化人才政治与师德把关,突破招聘与国际化能力提升瓶颈;加强教学团队与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干部业务素质与领导能力,为学院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七、完善学生工作体系,持续擦亮思政品牌

在学生工作领域,学院持续打造思政特色品牌,完善学生工作体系。立足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新“三条路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入学教育-生涯指导-能力提升-就业服务”一体化学生工作体系;推进特色模式如“百分党员”制、党员先锋行动等;选树先进典型,创作优质文化作品;建强工作队伍,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八、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强化信息化建设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搭建高质量国际会议平台;鼓励师生开展国际访学与留学;持续招收留学生;优化学院官方网站英文版建设。同时,深化“院长驾驶舱”建设,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组织网络安全培训;积极申报数字赋能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数字化学习体验场景建设。

九、创新校友服务工作,积极拓展学院发展平台

围绕校友成长周期,学院搭建校友发展平台。深入挖掘校友故事,搭建招生宣传、“薪火”校友讲坛等互动平台;组建法律校友会,举办校友专题论坛;形成校友专家智库,创办专业校友杂志;建设法律教育基金会与“薪火”校友基金会;开展优秀学子评选与成长故事分享会,厚植校友根情,凝聚校友力量,传承校友精神。依托校友资源,广泛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有组织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助力学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