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法社学院第十二期卓越名家讲坛在弘毅楼915报告厅举行,特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雪松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从‘问学’到‘学问’——我的学习之路”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叶琼琼教授主持,全院百余名学生参加。
报告中,王雪松教授首先从个人经历谈起,以生动诙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中师”到“华师”的传奇人生经历,并就本科生如何写论文、如何创新提出了许多耳目一新的建议。针对节奏这一观点的创新性,王雪松教授指出在科研过程中根据理解的不同,研究者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应该人云亦云盲目站队,而应详细甄别各家学说提出观点的立场和角度,并根据研究需要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而这也是一种创新性。王雪松教授强调,在做学术的过程中应保持良好心态,学术道路充满挑战,心理健康是学术研究的基石,直接影响学习热情和效率。科研不仅是智力活动,更是心理韧性的修炼,持续自我调适方能实现长远发展。
在提问环节,师生就论文写作的思路、方法以及角度等具体问题同王雪松教授展开交流,王雪松教授结合个人写作的经验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最后,叶琼琼教授对报告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王雪松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
与会师生对本次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王雪松教授的学术经历给大家深刻的启示,对本科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操作性的指导,对如何看待万事万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撰稿:朱唯佳 编辑:叶琼琼 审核:卜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