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同行】我与导师的“研途”故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致我的导师邓文

发布时间:2025-03-22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当前,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引航指向,构建有利于立德树人的和谐导学关系。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在学校“新时代领航计划”引领下,通过走进运动场、开展午餐会、打造最美工作室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亦师亦友,研途同行”的和谐导学文化。现推出“我与导师的‘研’途故事”系列报道,收集导师与同学们之间打动人心的点滴日常,敬请关注。

幸得良师一指点,如逢长安三百年。良师是研途生活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同行者。他们悉心指导,用自己的知识为学生指点迷津;他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研究生的生活不知不觉已经快要一年了,暮然回首,能够成为邓老师的学生,无疑是我研究生生涯中最幸运的事。

扬帆起航研途之旅

开学时的初相识,我仍记忆犹新。武汉的九月,暑气未消。我站在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的森森绿树下,望着来来往往的新生,心中百感交集。这是我第一次以研究生的身份走进这座校园,回想起复试结束后的那个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给邓老师发去的那封邮件,不禁感慨万千。

复试结束后,我仔细研究了公共管理方向的导师资料。邓老师的研究方向与我的学术兴趣高度契合,她的学术成果也让我心生敬佩。尽管知道竞争激烈,我还是鼓起勇气给她发了邮件。邮件中,我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设想,并附上了自己的简介。这封邮件,就成为了我与她师生缘分的起点。

提灯引路,路漫漫其修选

开学后的双选会上,我再次见到了邓老师。她面如满月,笑容温暖。当互选成功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会议结束后,邓老师主动与我们交谈,询问我们的学习计划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她的亲和与温柔让我感到无比安心。

在交谈中,邓老师并没有着急催促,而是让我们先找好方向,稳扎稳打。这些经验和教导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是拉住我在每一处“沼泽”中脱身,这些瞬间拼凑起一个跌跌撞撞也要不断前进的我,正是在一步步不断前行中,我逐渐确认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

言传身教,教谆谆而明道

邓老师的指导方式很特别。在课堂上,她旁征博引,用一个个故事和案例来解释晦涩的理论,给懵懂的我播下启蒙的种子。在论文指导上,邓老师没有催促我立马进行论文创作,而是建议我先多读书,从专业书籍中汲取知识,扎实自己的基本功,随后再进行写作。

在邓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她常常鼓励我多读书、多思考,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她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经师易遇,良师难求。她的培养为我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她肯定我的资质,忍耐我的浅薄和愚钝,当我向她诉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时,她为我指向了该去的方向,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也是我最敬重的引路人。从她的教导中,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此生最坚定的方向。

正如《礼记》中所言:“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邓老师的严谨治学与温柔关怀,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师道的尊严与伟大。她的教诲与关怀,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春风化雨,师生情谊弥深

邓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不仅是学术上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在生活中也处处显真情。每次组会时,她都十分关心学生最近的生活状态和问题。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她也耐心询问,帮我们寻找对策。

在邓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她不仅是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人生旅途中的同行者。她教会了我如何做学问,更让我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她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一定会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学会面对未来的困难与挑战。

结语

与邓文导师的师生情谊,是我研究生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她的教诲与关怀,不仅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更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负邓老师的期望,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漫漫的求学生涯中,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这一初心是对知识的汲取,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呼唤。古人云“无限风光在险峰”,求学之路犹如攀岩,沿途既有山清水秀,也有曲折奇险,追逐“险峰”是奋斗成长的过程。何其有幸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得邓文导师的教导,恩师如山,师恩似海。


通讯员:姜康震

编辑:张梦贤

审核:靳 敏